目前,公司承擔的陜西省銅川市印臺區廢棄煤礦矸石山環境治理與生態修復項目(一期)工程基本完成前期準備工作,步入施工階段。
該項目是王石凹煤礦轉型發展,打造礦山文化旅游產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此次治理區面積達17.79公頃,項目總投資約5500萬,建設內容主要包括場地整平、注漿滅火、擋土墻工程、排水工程、休閑道路工程、水土保持林建設工程、植草復綠工程等。
項該目煤矸石中含有硫鐵礦、煤粉等,極易引起煤矸石自燃,釋放出大量的有毒有害氣體,如: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硫化氫等,嚴重污染大氣環境,給人與動物健康造成危害,破壞自然和諧。煤矸石中的重金屬受雨水的沖刷、淋融等作用,進入到地表水和地下水中,會造成水體重金屬超標。煤矸石堆積過高,坡度過大,容易形成坍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危害,造成附近土地被埋、建筑物被毀,不僅危害居民生命財產安全,還造成環境污染。
植被修復與重建不僅考慮其生態作用和風景旅游功能, 同時還要兼顧一定的林業經濟生產功能, 使二者有機結合治理大量堆存的煤矸石,妥善解決煤矸石污染與環境治理之間的矛盾。
針對廢棄煤礦大量堆積的煤矸石易引發次生災害和環境污染等問題,公司計劃對矸石礦山進行景觀生態修復性建設,建立新的自然與人文景觀體系, 維持生態平衡, 保護生態環境。公司還發揮景觀專業的優勢,在原設計基礎上提出了造價低、景觀效果好、生態效益高的生態排水溝;在綠化工程中,以自然組團配置方式,配以適當的適應性強的觀賞草和野花組合,美觀的同時又不失野趣,妥善解決煤矸石污染與環境治理之間的矛盾,幫助當地舊業態高質量升級發展。
目前,我國的礦業開發占用和損壞的土地面積約達200萬公頃,礦區土地復墾率只有15%,遠低于國際上50%至70%的平均礦地復墾率水平,未來礦山修復市場規模將進一步增長。